发布日期:2022-12-29
2021 年 1 月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发布了《2020 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报告。报告中显示,全球人口中 2020 年新增1929万癌症患者,新增肺癌病例220余万,占新增癌症病例的11.4%,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因癌症死亡病例 995 万余例,因肺癌死亡的病例179余万,占因癌症死亡病理的18%,远超其他癌症。因此,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顶级杀手”。
我国吸烟人口多并且环境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增加,这些导致肺癌的原因。为了有效减缓肺癌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及时发现这位危害健康的“顶级杀手”。肺癌诊断的常用手段有痰液细胞学检查、低剂量CT螺旋扫描以及支气管软镜检查等。痰细胞学检查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痰液样本(从肺部咳出的粘液)以检查癌细胞的过程,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是使用低剂量辐射对体内区域进行一系列非常详细的成像过程。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在这些手段中最有效的就是支气管软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所用的电子支气管镜由电子计算机图像存储系统、视频处理系统、支气管镜以及监视器共同组成。其中支气管镜经过口鼻进入到人体下呼吸道来观察和活检采样支气管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传统的支气管镜手术操作,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身穿防护服站在患者头部附近,左手把持支气管镜手柄,右手推进及旋转镜体,当发现病变组织,需要进行活检操作时,医生左手把持支气管镜、右手操作手术器械(活检钳、细胞刷等),深入支气管内部进行病变组织的染色、夹取等手术操作。操作过程中通过支气管镜实时拍摄手术视野并显示在屏幕上,医生根据屏幕上显示的支气管结构对手术位置、病灶状况进行判断,实施手术。传统的支气管镜手术操作,对于医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手术也应运而生,机器人辅助的支气管镜手术是由医生操控主手,发动信号给机器人从手来控制支气管软镜三个自由度的动作完成支气管软镜的介入。与医生手动放置内窥镜的传统方式相比,医生进行机器人辅助的支气管镜手术操作时,无需站在患者身旁,只需坐着操纵主手便可以完成整个手术,且主手的操作方式相比传统手术更为直接。因此,机器人辅助的支气管镜操作可以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缓解手术疲劳。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支气管诊疗机器人正在向全自主的方向发展,像智能导航及自主介入等技术日臻成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支气管软镜手术不在需要医生,仅由一台支气管诊疗机器人就可以自主完成。